“书香是一种氛围”——步入上海书展主会场上海展览中心,主题雕塑下这行标语与“我爱读书,我爱生活”呼应,恰是盛夏八月上海书展的鲜活注脚。书迷翘首以待的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昨天开幕,双主场首开先河——上海展览中心与上海书城共同担纲,4.2万平方米空间化身书海,1267场活动等待读者共赴书香之约。
作为上海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盛会之一,它不仅是阅读盛宴,更是一座城市每年一次的精神集结。身处互联网时代,为什么还要走进线下的上海书展?答案或许藏在“链接”与“入口”里。
链接人与书的文化集市
在短视频和人工智能精准推荐的浪潮中,有人会问:在家就能在线看书、刷各种知识节目,为什么还要冒着酷暑去挤人潮、翻纸质书?
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邓建国看来,书展把阅读从个人行为,变成整座城市的文化盛事。这种参与性与沉浸式的文化现场让人意识到阅读不是孤立的滑动屏幕,而是一种活着的文化链接。他形容上海书展如同大型文化集市,让人愿意放下手机,走进人群。由此,虚拟时代“想象的共同体”变成线下真实共同体——同好在书展上如部队会师般相互看见、攀谈、握手、拥抱和鼓劲。
这份“看见”,是书业亟需的行业信心与专业引领。今年上海书展首设“长三角方志文化专题展区”、“旧书新知”全国邀请展、“长三角品牌实体书店展区”,力邀全国及长三角地区专业人士、从业者齐聚。比如,以“方志长河·遇鉴江南”为主题,长三角方志文化周在上海书展开幕日启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市民读者。
打通全民阅读的更多入口
经过21届培育壮大,上海书展已然触达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打通全民阅读的更多入口。读书不再只是凝视文字,而是与城市共生共舞共创的姿态。
上海书展期间,上海新华传媒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在上海书城双主场,联合推出大师书房“向大师致敬”七天七讲。第一季向徐森玉、朱东润、王蘧常、熊佛西、胡焕庸、冯契、陈从周(按生年为序)七位大师致敬。
上海书展各区分会场彰显区域人文特色,比如,长宁区参与主办第二届“书香上海·东方阅读盛典”,开启“悦读长宁·东方读书会”系列活动;宝山区图书馆联合中国邮政定制的“研学手册”收录书展活动信息,打造随身携带的“文化护照”;嘉定区通过童声绘乡情、行走非遗、书香田园等活动推动乡村阅读……参与上海书展的46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让市民转角就遇到阅读。不止于上海,从福建三明到新疆喀什,再到今年浙江乌镇分会场,上海书展打破地域界限,充分释放溢出效应。
这或许正是书展的终极意义:让书香从殿堂渗入街巷,让每个平凡瞬间都拥有诗意的注脚。
富牛网配资-股票配资app下载-股票去哪里加杠杆-国家允许的配资平台2023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